剛開始接觸 Telegram 的人,經常會有一個共同的疑問:“我要怎麼找到別人,加到我的聯絡人裡?”相比國內常見的社交軟體,Telegram 的查詢邏輯有些不同,它既支援使用者名稱搜尋,也能透過手機號或者同步通訊錄來找到好友,甚至還能利用“附近的人”功能發現同城的群組和陌生人。我自己一路摸索過來,總結了一套相對完整的經驗,在這篇文章裡,想用更接地氣的方式,把所有找人的方法講清楚。👉在分享之前,如果你還沒有安裝Telegram,可以先去進行下載安裝。對於國內使用者而言,英文選單常常導致誤解,比如很多人不知道“Devices”就是“裝置”。可以透過Telegram中文漢化包下載進行漢化,這樣在我後面的操作步驟和功能介紹裡,你就能同步跟著體驗,讓你在搜尋與實踐中更容易找到所需資訊。

透過使用者名稱查詢:最常見也最直接的方式
對很多老使用者來說,Telegram 的“使用者名稱”幾乎就是一張名片。比如在群裡認識了一個人,他往往會直接告訴你:“你加我@某某就行。”我第一次嘗試時,其實有點懵。開啟 Telegram 主介面,最上面有一個搜尋框,我輸入了對方的使用者名稱(一定要記得帶“@”,比如 @username),結果立刻就跳出了幾個匹配項。我點開頭像,看到資料和頭像都對上了,就直接開始聊天了。那一刻讓我感覺,找人其實沒想象中那麼難。不過,這個過程中也有過小插曲。有一次我搜一個朋友的使用者名稱,結果怎麼也搜不到。後來才發現,他在隱私設定裡把“允許透過使用者名稱搜尋我”關掉了。這樣一來,就算我知道他的使用者名稱,搜尋結果也不會顯示。最後我們只能先在一個群裡打招呼,他再點我頭像回加我。所以,這裡要記住:能不能搜到,不僅取決於你會不會操作,還要看對方的隱私設定。
機器人和使用者的區別
再說一個容易踩坑的地方。Telegram 的搜尋結果裡,除了普通使用者,還會出現很多機器人。它們的名字後面通常帶“bot”字樣,比如“@weatherbot”。第一次遇到時,我還以為是朋友的小號,點進去才發現完全不是一回事。所以,如果你在搜尋結果裡看到很多相似的名字,不要著急,最好點進資料頁看看頭像、簡介和活躍情況,確認是真人再加。
透過電話號碼查詢:像通訊錄一樣方便
很多人剛用 Telegram 時,會下意識去找手機號功能。畢竟在國內的聊天軟體裡,手機號幾乎就是萬能鑰匙。Telegram 的邏輯稍微複雜一些,但整體也不難理解。
自動同步通訊錄:我印象很深的是,第一次登入 Telegram 時,它會彈出提示,問你是否要同步通訊錄。我點了“允許”,結果手機裡那些已經在用 Telegram 的朋友,馬上出現在聯絡人列表裡,不需要我額外操作。對新手來說,這一步非常方便,幾乎等於“無感新增”。
手動輸入手機號:但如果你沒開同步,也完全可以手動操作。在“聯絡人”頁面裡,點“新增聯絡人”,輸入對方的手機號和名字,如果對方允許被手機號搜尋,他的賬號會立刻顯示出來,你就能直接發訊息了。不過這裡也有個限制:有些人出於隱私考慮,會關閉“透過手機號找到我”。這種情況下,即便你輸入了正確的號碼,也不會搜到。遇到這種情況,我一般會讓對方把自己的使用者名稱告訴我,再透過前面的方法加。換句話說,手機號找人有點像“錦上添花”,但並不是百分百可靠的手段。

全域性搜尋:找人、找群、找頻道的萬能入口
有時候,找人只是需求的一部分。很多時候,我們還會想找一個群,或者想訂閱某個頻道。這時,全域性搜尋就派上用場了。我常用的辦法是:在搜尋欄裡直接輸入關鍵詞,比如“Python 程式設計”“科技新聞”,Telegram 會自動列出一系列相關的公開群組和頻道。點進去之後,可以先看看簡介和人數。一般來說,大群更活躍,訊息刷得很快;小群雖然安靜一些,但互動更深入,看你個人喜好。如果你已經知道某個頻道的完整名稱,比如別人推薦你“@TechUpdates”,那就更簡單了,直接在搜尋欄輸入就能找到。不過我也踩過坑。有一次我搜一個叫“News”的頻道,結果跳出來幾十個相似的名字,看得我眼花繚亂。後來才知道,光靠名字模糊搜尋不一定靠譜,最好是有人分享給你準確的@名稱或者連結,這樣才能精準找到。👉如果你仍然覺得英文介面難以上手,不妨直接進行Telegram中文漢化包下載進入漢化,這樣讓功能更加直觀易懂喔!
透過聯絡人同步:老朋友自動浮現
這個功能對我來說算是意外驚喜。只要在“設定–隱私與安全–聯絡人”裡開啟同步開關,Telegram 就會自動把你手機通訊錄裡的聯絡人和它的資料庫匹配。舉個例子,我有個同事原本沒告訴我他用 Telegram。有一天我在聯絡人裡突然看到他的名字,才知道他早就註冊過賬號。這種感覺有點像“發現隱藏彩蛋”。不過,也正因為這樣,隱私問題就顯得格外重要。你能不能搜到別人,完全取決於對方的設定。很多人會關閉“透過手機號找到我”,這樣一來,哪怕同步了通訊錄,你也不會看到他們的賬號。
使用“附近的人”:同城交友的隱藏玩法
除了使用者名稱和手機號,Telegram 還有個很特別的功能——“附近的人”。我記得第一次用這個功能是在旅行途中,當時想找點當地的群聊。使用方法也不復雜:在“聯絡人”頁面往下滑,就能看到“附近的人”選項。點進去後,Telegram 會請求你開啟定位許可權。只要允許,它就會列出周圍正在使用這個功能的使用者和群組。我當時真的加到了一個本地旅遊交流群,裡面的人熱情地分享了不少攻略,比網上搜的還實用。如果你也想讓別人看到你,可以選擇“讓我出現在這裡”。這樣一來,你的賬號會展示在附近人的列表裡,別人就能主動找你。不過好在這個設定隨時能關,想保護隱私的時候可以馬上隱藏。如果你覺得周圍的群組都不合適,還可以自己建一個“本地群”,比如“上海攝影愛好者”,然後邀請附近的人加入。對於做社群、推廣活動的人來說,這個功能相當實用。

在群組或頻道里找人:從聊天記錄到管理員
有時候,我們不是要找一個新使用者,而是想在群組或頻道里鎖定某個成員。比如我曾經在一個上千人的大群裡,想找到一個昨天回答過我問題的人。如果一個個翻聊天記錄,幾乎不可能。後來我才發現,可以直接點群組的“成員”按鈕,然後在裡面輸入使用者名稱或暱稱,很快就定位到那個人了。如果對方之前發過訊息,你也可以用聊天搜尋功能,輸入關鍵詞或者名字,Telegram 會幫你篩選出相關的訊息記錄。當然,在小群裡,你也可以直接翻完整的成員列表,一個個點過去看。👉 溫馨建議:舊版本不一定支援最新的功能, 如果你的客戶端沒有出現該選項,很可能是版本過舊,建議使用者始終保持最新版Telegram,如果國內使用者對英文不熟悉可透過Telegram中文漢化包下載進行漢化,以便 獲取完整功能與最新最佳化體驗。
聯絡管理員
在一些大頻道里,如果你想提問或者投訴,可能需要直接聯絡管理員。群組資訊頁面會列出管理員名單,通常還會帶有“管理員”或“群主”的標識。點開名字,你就能選擇“傳送訊息”。不過也有管理員關閉了私聊功能,這時候我一般會在群裡@他們,或者找頻道置頂的公告,有時公告裡會寫明聯絡方式,比如郵箱或者另一個社交賬號。
結論:靈活運用,多準備幾個備選方案
整體來說,Telegram 提供了多種找人的方式:
-
使用者名稱 → 最常見、最通用;
-
手機號 → 方便但依賴隱私設定;
-
全域性搜尋 → 不僅能找人,還能找群找頻道;
-
通訊錄同步 → 自動發現已有好友;
-
附近的人 → 同城交友和本地群組利器;
-
群組/頻道內部搜尋 → 精準定位某個使用者或管理員。
在實際使用中,我自己的經驗是:先問清楚對方的使用者名稱,這是最穩妥的。 如果搜不到,就換手機號或者在群組裡聯絡。特殊場景下,“附近的人”也是個不錯的補充。換句話說,Telegram 並沒有像某些社交軟體那樣,把找人這件事做得“一鍵解決”,它更強呼叫戶的隱私保護。但只要你掌握了這些技巧,就能靈活地找到你想要的人。